深圳市少年宫

市少年宫机器人实验室夺冠归来

 

 

 

jiqiren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健/文

    自从深圳市少年宫机器人实验室勇获第14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中学搜救组冠军以后,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。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:“在孩子放暑假之前就注意到机器人实验室,我觉得他们通过拼砌玩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及对科学的兴趣,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。”

  目前,深圳市少年宫机器人实验室从新加坡归来,记者采访了该团队。

  “世界杯让我进步不少”

   晶报:在“世界杯”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问题?夺得冠军有什么感想?

 肖毅欣(参赛队员):刚到达比赛场地,我们发现和训练时的场地有很大差别。不仅难度有大幅提高,还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规则变动,这使得我们一时有些不知所措。于是我们迅速召集全体队员进行组内讨论和头脑风暴,搜集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。而且在决赛当天我们是和泰国队搭档,他们的英语不怎么好,很多时候沟通都需要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。

   当得知我们是世界冠军之后,我心中有一种释然的感觉,一年前在奥地利时,我就下决心要“报仇”。但我的心情十分平静,因为我明白,这只是一个起点,以后还有很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们。通过这次比赛,我觉得在拼砌玩具当中享受了快乐,并充分锻炼了自己用英语交流、团队合作、快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回来之后爸妈都觉得我进步了不少。

 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

  晶报:机器人活动是作为一个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平台出现的,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应该重点鼓励什么呢?

  李实博士(已连续三次担任RCJ比赛评委):按照成人的眼光,很多设计、很多想法可能很简单,但这更符合青少年创新的特点。在我看来青少年的创新应该符合几个标准,首先是看上去应是学生自己做的;其次是这个机器人的结构要符合青少年的知识范围,可以超过一点,但是不要太多;最后是青少年要在这个活动中寻找到快乐。青少年科技创新并不是一定要做出一个伟大发明来改变世界,第一位的应是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。如果青少年参加了这样一个活动,从此对科学产生了无比的热爱,这就达到了科技创新的目的。


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: